首 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管理 | 德育频道 | 教师频道 | 学生频道 | 家长频道 | 课改前沿 | 留 言

| 支部建设 | 明星博客 | 明星图库 | 明星影院 | 教育资源 | 班级主页 | 图书管理 | 共享资源

 v 您现在的位置: 明星小学门户网 >> 学生频道 >> 感恩专栏 >> 正文
 
 

明星小学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作者:王海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05    更新时间:2012/10/4

明星小学感恩教育实施方案  

一、感恩教育的缘由  

现在的孩子给人的感觉是普遍聪明、调皮、而且个性十足。但这里所谓的个性却更多是指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缺少宽容和感恩。这其实不能全怪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有太多的因素导致了他们这种个性的形成,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大学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对孩子回报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了他们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知一味地索取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把现有的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谈到父母的爱,大都认为此爱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回报意识。而且现在也鲜有针对学生这种心态而进行的感恩教育。因而孩子难以养成感恩意识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也不会对家长的辛劳,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去感同身受。而“感恩”之心也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只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能够知道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那些给予过自己无私帮助的所有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感。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的尴尬境地,而是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感自然而然的从心里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  

二、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让学生做到知恩  

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引导学生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所以,引导孩子首先与父母对话。请父母讲讲工作中的艰辛,生活中的不易,讲讲对孩子的无私付出。让孩子知父母甘苦,明父母冷暖。然后与教师对话。教师和学生一起描述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让学生理 解 老师,体贴老师,尊敬老师。再次与同伴对话。相互讲述各自生活中孝敬长辈的故事,了解 “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还可以与书本对话,与自然对话,把感恩的内容扩大,从知师长之恩,到知自然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等等。  

然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做到知行合一  

三、具体实施活动如下:   

1、以班级为主体,召开“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主题班会,并推荐优秀班会在学校集中展示。  

2、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手抄报,学校将组织进行评比。  

3、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⑴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作文”,每班择优选取三篇上报学校参加评比。  

⑵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⑶组织学生每人写一篇《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由班主任收齐存放,留待与家长交流使用。  

4、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1)、开展学生 向 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开展申报“尊师重教”示范班的活动。要求“尊师重教”班级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 向 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见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然后逐步推广到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同学。  

5、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作文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6、组织,唱一首感恩歌曲活动。  

推荐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父亲》等。  

   


文章录入:王海仙    责任编辑:dy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 2008-2018 www.tgmxx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明星小学 Email:[email protected]
    校址:山西省太谷县西关正街 电话号码:0354-6268248 维护制作:杜远杰 网站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