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70年代初,小时侯常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在我生长的山北双河两岸,祖祖辈辈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家家户户会编制竹器。爸爸从小就跟随爷爷徒步到新安一带沿村兜售竹篮和簸箕,那时侯,交通靠的是一双脚。当然,粜米摆渡,或到苏州上海一带去淘粪,交通工具就只能是摇橹的船只了。
后来,爸爸到东门亭子桥上班,每天要穿过无锡城,来回上下班步行要花三四个小时,实在太费事。于是,打报告,走关系,才弄到一张供应券,花了爷爷多年的积蓄,从供销社把一辆28寸的长征牌自行车骑回了家。当时,我们生产队一共才有三辆自行车。我经常有事没事的坐上爸爸的自行车出行,或在三角档里学骑自行车,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朗朗的笑声穿梭在村子里,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童年的成长故事。
上初二那年,我拥有了一辆金狮牌自行车,从此告别了步行时代。记得第一天骑自行车去上学,心情特别兴奋,回家吃饭时骑得飞快。在会龙桥上为了避让行人,慌忙中,自行车摔倒了,自行车的曲柄摔歪了,踩起来“晃晃”直响。回到家,爸爸帮我校直了曲柄,教育我骑车要稳,要注意路面情况,更不能飙车出风头。看着新自行车上脱落的油漆,我深感痛惜。
这辆金狮自行车一直骑到我参加工作,九五年,我买了一辆重庆雅马哈摩托车,告别了骑单车的青涩岁月,加入了时人耀光的摩托一族。零三年,我又追风般的买上了汽车,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汽车时代。
我时常感叹自己有幸生长在共和国的鲜红旗帜下,从过去的沧桑岁月到如今的时代风貌,从过去的物质贫乏到现在的应有尽有,使我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现在,我常常像爷爷和爸爸一样言传身教,给儿子讲述先辈们的苦难岁月和我在共和国怀抱中所经历的清苦却又欢快的童年,让儿子从小就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只有祖国繁荣,才是人民大众的希望所在。
想起伴随我成长的交通工具变化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想高歌一曲来讴歌赞美我们伟大的共和国母亲——我爱你,中国!